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從《思想起》到《國境之南》-淺談恆春地區的多元族群與歷史往事

思想起,祖先鹹心過台灣,不知台灣生做啥款。思想起,台灣後來好所在,經過三百年人人知。
(思想起,陳達,恆春民謠)
陳達,自彈自唱恆春民謠「思想起」
據記載恆春古地名「瑯嶠」,從前此地遍布蝴蝶蘭,「瑯嶠」係排灣族語的音譯,荷蘭東印度公司文獻記錄為lonkauw,昔日為斯卡羅族傳統領域(詳恆春鎮-維基百科)。
1661年(明永曆十六年),延平王鄭成功攻臺,驅逐荷蘭VOC殖民政權,鄭軍為解決糧食不足問題,遂至射寮(或後灣)登岸,就地屯田開墾,於是福佬政權開始與當地排灣等原民族群進行接觸與交涉。
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清國解除海禁,再度掀起移民熱潮,唐山過臺灣,漳、泉、潮等閩粵沿海地區先民紛紛渡海來臺……
《思想起》為最具代表性且廣為人知的恆春民謠,表現恆春半島區域多元文化的演變與族群融合。在福佬尚未到恆春半島之前,恆春一帶的原住民族有排灣、阿美、布農,其中尤以排灣族勢力最為強大;接著到來的是平埔族包括西拉雅、馬卡道。
《思想起》流傳年代久遠,代表內涵和生活息息相關,藉由歌唱的抒發情感、表達想法,音樂從原住民族群轉移到福佬族群,成為族群融合的見證。

1735年法國人所繪臺灣地圖-清國實際控制區域(土牛界線以西)
1871年(同治10年),琉球國漁民因颱風擱淺於八瑤灣(現屏東縣九鵬灣)沿岸,後遭原住民出草殺害。此事件日本內閣出面抗議而顢頇腐敗的清政府竟宣稱台灣東部後山地區乃化外之地(意即不受清國管轄)。
1874年(同治13年),日本見機不可失乃藉故派兵由西鄉從道領軍入侵恆春地區(現牡丹鄉),於是「牡丹社事件」爆發。
當年,先祖 鄭超英投筆從戎、渡海來台,追隨欽差船政大臣沈葆禎赴台南府城,於臺灣兵備道夏獻綸麾下道標營任把總基層武官(詳「台灣兵備手抄」)。
先祖投身洋務運動,致力於清廷強化臺灣海防、鞏固海疆之目標,從事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恆春城、台北城等近代化基礎建設,後因功敘獎升任道標營都司、恆春營游擊、安平水師副將等官職。

1871-74)牡丹社事件經過圖,黃清琦繪製。
1875年(清光緒元年),牡丹社事件後,神經麻痺的清國朝廷方驚覺臺灣的重要,沈葆楨奏請枋寮、率芒溪以南的區域設立恆春縣(因「瑯嶠」氣候四時如春,故取名「恆春」),並進行開山撫番政策。
恆春縣城由夏獻綸負責督造、劉璈籌款並規劃興建,當時為興築城牆之需,閩、粵等地不同族群陸續到來,融入當地社會。
清末恆春地區有許多客家移民,因為族群的融合與複雜的人群關係,因而成為「福佬客」。
福佬客的文化現象,展現出台灣多元族群融合的歷史痕跡,客家移民社會在面臨其他族群的衝擊,文化產生變化是必然的現象,語言的福佬化是最具體可察覺。但無論在語言使用、空間建築或宗教信仰等方面,仍然可見客家文化的殘跡。


海角天涯行略盡。三十年間,無處無遺恨。天若有情終欲問,忍教霜點相思鬢。(蝶戀花,南宋•陸游《放翁詞》)
恆春縣城圖(改繪自恆春縣誌)
1879年(光緒五年),奉閩浙督部、福建撫院會奏,改台灣鎮標左營游擊為恆春營游擊,移駐恆春縣城內(鎮標左營原駐札於臺南府城北路口)。
同年9月,恆春縣城落成,該縣城可說是臺灣運用堪輿學中「四勢」(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最佳實例。
恒春城現列為二級古蹟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有東、北、西門、南等四座城門,歷經天災地變、戰爭洗禮,城牆多巳破壞,惟留存四座城門尚屬完整。城門基礎為石造,上設磚砌城樓。除南門稱「明都門」外,餘則以「東」、「西」、「北」門稱之。每座城門皆設砲台,城外挖有護城濠。
城內街道呈雙丁字形,北門為正門,當時城內居民多集中於西門、南門附近;北門附近為練兵營,東門則為昔日「恆春-卑南道」的起點,乃官差由台南府城至台東卑南的必經之路。城內的建築有縣署、游擊署、典史署、文廟、同善公所、天后宮、城隍廟、三山國王廟、觀音廟等等。
三台山位在縣城東北一里處,作為靠山,是中央山脈餘脈尾端,是為玄武。城南六里的龍鑾山,居左為青龍;虎頭山正對縣城北門為白虎。西屏山位西南五里,如一字平案,正居縣前為朱雀。縣城由四靈護衛,唯西北方稍有空隙,則以遠處的龜山作屏障,猴洞山恰為城內龍脈所在。

恆春東門-昔日台南府至卑南必經之官道
1892年(光緒十八年)六月,恆春地區發生射不力社原住民與楓港莊民仇殺事件。十二月,射不力社事件平定,先祖奉旨調任恆春營游擊。
1893年八月,恆春城歷經多次颱風侵襲遭破壞,由恆春營負責鳩工重新整修。
1895年先祖參與「台灣民主國」抗日戰爭,殺身成仁、為國捐軀。
從此,台灣成為國勢日正當中的日本國的一部份…

清光緒臺灣水師副將 鄭超英
如果海會說話,如果風愛上砂,如果有些想念,遺忘在漫長的長假,我會聆聽浪花,讓風吹過頭髮…
(國境之南,嚴云農,《海角七號》(Cape No. 7)主題曲)
《海角七號》(Cape No. 7
2008年《海角七號》上映,是導演魏德聖的首部劇情長片,獲選為台北電影節的開幕片。六十多年前,日本帝國戰敗投降,日本人被迫從台灣遣返。一名返鄉日本人所寫的情書,從頭到尾貫穿了「海角七號」的故事情節,不斷以日本語文朗誦情書旁白,充分顯露日本人離開台灣的依依不捨,並以愛情、音樂和夢想襯托出來,觸動了「向錢看」而失去靈魂的台灣觀眾…
在二戰前,「國境之南」指日本帝國的國境南方台灣,而恆春又是台灣的最南端。電影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台灣國境最南端的恆春,歌曲作者表示創作時受到村上春樹文學作品的啟發,因此引用「國境之南」四個字。
電影在宣傳上並無大量花費,初期透過BBS與部落格,以口碑拉抬出高度的人氣,被視為臺灣電影的奇蹟,後統計總票房為5.3億元。在台灣電影史票房記錄《海角七號》居國片/華語片票房第一名。
當陽光再次回到那 飄著雨的國境之南
我會試著把那一年的故事 再接下去說完
當陽光再次離開那 太晴朗的國境之南
妳會不會把妳曾帶走的愛 在告別前用微笑全歸還
據報導,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台前曾觀賞該片,並在北京涉台部門座談會上,指稱影片內容涉及皇民化陰影,後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公開表示陳雲林先前有關《海角七號》內容涉及皇民化陰影之事並無依據,中國當局已批准《海角七號》於2009年開始上映。
台大教授許介鱗曾撰文批判《海角七號》,隱藏日本殖民文化的陰影。旅日教授林泉忠則從「中心」與「邊陲」的視角解讀《海角七號》,批評「媚日」之說「反應過度」,並呼籲應以謙虛的態度加以理解電影精神內涵。
新加坡英文《海峽時報》和中文《聯合早報》指出,《海角七號》象徵著台灣人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的精神。臺灣影評則誇獎《海角七號》表現出「台灣主體性」,是台灣國片的驕傲,電影未來的希望。

三百多年來,恆春地區多元族群融合的歷史痕跡,正是台灣移民社會多元文化的縮影。先民們的流血流汗、努力打拼與犧牲奮鬥,開創出FORMOSA 美麗新世界,但外來強勢族群的開闢山林、土地開墾,當中存在著巧取豪奪、武力侵略與許許多多的不公不義,族群衝突、政權更迭,都已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為謀求台灣社會的長治久安與永續發展,包容與尊重多元族群的文化內涵,堅持台灣主權的獨立性與主體性,正是台灣未來的出路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