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昨夜朱樓夢,焉得不關心-破案了,《紅樓夢》原作者可能是鄭克塽

人世間事物,如虛幻泡影,本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看見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就變成了假的;把不存在的當成存在的,存在的也成為不存在了。

鄭克塽畫像(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有一個說法是《紅樓夢》作者其實就是鄭克塽,還講得煞有其事,說「紅樓」就是「朱樓」,「朱」正是明朝的皇姓;小說舞臺之一「寧國府」又稱「東府」,「東邊的寧國府」就是暗喻「東寧王國」⋯⋯
真是對號入座得太有趣了─摘自《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黃震南著《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有一個說法,紅樓夢原作者是鄭克塽
─摘自《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
《紅樓夢》成書於清乾隆朝文字獄最為嚴酷的年代,當時為避免遭政治迫害,作者使用許多暗喻曲筆。於是後來許多讀者懷疑其中影射時事,因而產生各種解讀。這種捕風捉影的解讀及解讀方法於紅學研究中稱為「索隱派」。
20世紀70年代,「索隱派」在台灣「復活」,學者不再堅持小說影射歷史人物,而強調全書宗旨在反清復明或仇清悼明。
蔡元培曾主張:紅樓夢隱含反清復明思想,另有紅學學者中一派說法,明鄭末代君主鄭克塽其親近殘存勢力應該就是《紅樓夢》故事的原著,其實為一部野史性質。(紅樓夢「索隱」說-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紅樓夢》,中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
「紅樓夢作者究竟是誰」引起中國文學界的漫長爭論,並持續至今。
胡適「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認為後四十回非曹雪芹著。

北京植物園曹雪芹紀念館內的塑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島雲蒸大海,嵐氣接叢林,月本無今古,情緣自淺深。漢南春歷歷,焉得不關心。」
《紅樓夢》第五十二回作者假託「真真國女兒」所作的詩,通過寶琴之口說了出來。這首詩暴露了「紅樓夢」一詞的真正含義。「紅樓夢」即為「朱樓夢」。所謂的「朱樓夢」其實就是「反清復明」,代表恢復朱明王朝的夢想。「島雲蒸大海,嵐氣接叢林」,表示作者曾居住在一個有很多叢林的海島上。
誰在明末清初,曾經居住在一個大海島上,又做著「反清復明」的「朱樓夢」呢???稍涉獵台灣歷史的朋友都會說,是國姓爺鄭成功及其子孫們。

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順治帝駕崩,三阿哥玄燁繼位,號康熙。3月30日(三月初一),國姓爺鄭成功自金門出發攻打台灣。
1662年(明永曆十五年),延平王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政權,頒佈諭告:「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基業。」,在原由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所建造之「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設立「承天府」。
1662年6月23日(明永曆十六年五月初八)鄭成功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年僅39歲。
1662年(明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延平王鄭成功世子鄭經繼承王位,於承天府(今台南市)創立「東寧王國」,當時永曆帝朱由榔雖已在雲南昆明慘遭賣國賊吳三桂之毒手,但鄭經仍奉明朝為正朔。
事實上,「東寧」是獨立於滿清帝國統治外之實體政權。

延平二王「臺灣國王」(King of  Tywan)
鄭經-維基百科
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三月,吳三桂藉康熙「撤藩」之議發動戰爭。鄭經乃世襲明延平王「東寧」王國統治者,以「反清復明」名義,加入三藩抗清戰爭。
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明永曆三十四年),鄭經西征失敗返台,國母董太妃責備「七府連敗,兩島亦喪,皆由你無權略果斷,不能任人。」鄭經無言以對…此後,縱情花酒,意志消沉,不問政事….退居「北園別館」(即開元寺)狩獵遊樂。
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明永曆三十五年),鄭經馳馬於永康二王崙墜馬薨逝。
1683年(明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末代東寧國君鄭克塽因年幼失怙遭逢家變,且權臣賣國、內神通外鬼,「時也、運也、命也,非我之所能也」,不敵千古一帝康熙,臺灣納入大國版圖。

1710年日本京都出版浪華子繪製『東寧王國』
《紅樓夢》中的許多情節,在「東寧王國」鄭氏的歷史中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釋…比如《紅樓夢》的東府寧國府,合起來就是鄭經對台灣的稱呼「東寧」。
《紅樓夢》中之所以稱「賈府」,一家皆賈(假),因為鄭氏被賜姓「朱」,對於鄭氏來說,朱姓當然是假姓。《紅樓夢》中稱榮國公為「國公爺」,實際上與鄭成功的稱號「國姓爺」僅一字之差。
「賈政」的原型是鄭經。任何人看到「賈政」這個名字,自然而然聯想到「假正經」一詞。
假「正經」者,假「鄭經」也。
《紅樓夢》中的賈母大權在握,實際上鄭成功死後,鄭成功之妻董國太也處於大權在握的位置。
賈寶玉生下來口中就含有一塊通靈寶玉,稍具歷史常識的人,都看得出賈寶玉的寶玉與「傳國玉璽」的相似性。
賈寶玉作為「國公」的後代,但生來就有「傳國玉璽」,就有國君的資格,曾讓很多人困惑。
現在明白了,賈寶玉的原型是鄭克塽,這個疑惑立刻豁然開朗、迎刃而解。

鄭克塽身為延平王嫡孫,雖為王公後代,但實際上已是獨立國家繼承人的地位。從鄭經開始,雖仍奉明永曆帝為正朔,但已不再立朱姓皇孫為帝。
實際上鄭氏已是國君,深受祖母董國太寵愛的嫡王孫,鄭克塽當然擁有繼承國君地位的資格。
鄭克塽王位繼承人的「對手」是鄭克臧,鄭克臧乃乳母所生,不得祖母董國太歡心。而《紅樓夢》的賈環也是姨娘所生,不為賈母喜歡。可想而知,因為克塽與克臧不和,在《紅樓夢》書中,賈環被寫得十分不堪。
《紅樓夢》書中屢次提到「十三」這個數字。如「青埂峰下,一別十三載矣」。證明在作者十三歲這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鄭克塽正是在十三歲這年投降了大清。
按《紅樓夢》中所寫,賈寶玉降生時「烈日炎炎,芭蕉冉冉」。鄭克塽正是生於夏季六月。「芭蕉冉冉」,也顯示出了賈寶玉的降生地點在南方。
賈寶玉的身份是鄭克塽,就可明白賈寶玉為何身邊丫環環伺,而賈府飲食為何那樣講究。若不是延平王府這樣的身份地位,生活是無法如此講究的。
鄭氏不但統治著台灣,而且與海外進行貿易,經常與洋人打交道。所以《紅樓夢》中的洋玩意不少,像什麼「汪恰洋菸」、「自鳴鐘」,還有「溫都里納」,這可都是尋常百姓家所無法擁有的。

「銅鑄鐵鏞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表面上是在歌頌漢代的馬援,實際上是在歌頌國姓爺鄭成功。
《紅樓夢》原作者可能是鄭克塽,就可明白,為什麼《紅樓夢》寫得如此隱晦,為什麼作者的感情如此悲痛。「誰解其中味」,只有遭受過「國破」而同時「家又亡」,才能體味出這分沉痛。為何書中有直接開罵「犬戎」的文字,說他們是跳樑小丑。
所謂的「四大家族」,其實指的是「三藩」再加上鄭氏。
身為鄭成功嫡孫,鄭克塽對大清國當然是咬牙切齒的痛恨,所以對亡於女真之手的北宋充滿了同情。由於「同病相憐」,更由於「隱晦」的需要,《紅樓夢》在書中引用了大量的宋代史實。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半生潦倒,一技無成」、「自怨自艾」、「日夜悲嚎」、「無材補天」。「於國於家無望」,這是作者對賈寶玉的評價,同時也是自評。
破案了,《紅樓夢》原作者可能是鄭克塽!!!!!!!!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平心而論,假若鄭經不參與三藩起兵抗清,企圖反攻大陸,匡復大明江山,進而耗費大量東寧國力,如果當時銳意經營台灣,以鄭氏三代所創建具雄霸東亞實力之海上帝國,若持續發展國際貿易,近代史勢必重新改寫,或許台灣命運為之改觀也說不定,
國家前途存乎領導人一念之間,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東寧王國」的一頁歷史滄桑,值得大家借鏡與深思.....

鄭經反攻大陸(閩、粵七府)-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東寧末代國主國姓爺嫡孫鄭克塽後人,如今安在??? 流落何方???
鄭超英(1856年-1895年),號拔甫,係泉州永春人仕,本籍泉州南安。1874年(同治十三年)日軍入侵台灣琅嶠,牡丹社事件爆發,鄭超英追隨欽差大臣沈葆禎赴臺南府城。鄭超英青年時期致力於洋務運動,從事臺灣近代化建設。
1890年(光緒十六年),官拜從二品安平水師副將。(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根據廈門出土史料,鄭超英係延平王鄭成功嫡孫鄭克塽后裔,受封軍功六品銜。
(鄭成功史料「百年孤本」發現始末,廈門海峽生活報,2006年10月10日報導)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 ,鄭超英參與台灣民主國抗日戰爭,為國捐軀。
據筆者先父口述,先祖 鄭超英代理總兵乙職,壯烈殉國…
因政權更替,後人為避禍隱姓埋名,吳宮花草埋幽徑、歷史埋沒於荒煙漫草間。1895年10月23日近衛師團進入台南城,先祖 安平水師副將鄭超英為保全府城明延平王鄭氏祖宗數百年基業,慷慨赴義、殺身成仁。
然而隨「台灣民主國」的兵敗滅亡、主權的永久割讓,鄭超英後人為避禍更只得隱姓埋名,此段歷史往事遂無人聞問、煙沒於荒煙蔓草間。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鄭氏創建東寧王國迄今已經超過350冬,建國ㄟ路途竟是如此崎嶇遙遠而漫長....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壯士一去兮不復返-乙未抗日終曲,英雄末日輓歌

1894417日,日清甲午戰爭清帝國敗戰,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與澎湖。
1895(光緒二十一年)歲次乙未,日軍發兵攻佔台灣,乙未戰爭爆發。
525日,台灣軍民為捍衛主權乃成立東亞第一個民主國家「台灣民主國」,發表「獨立宣言」,公舉議員、政務秉公、民主等等「公民」意識納入立國精神中。

先祖 鄭超英統領臺灣鎮標舊部中、左、右三營,鎮守海防要塞重地安平

台灣民主國主要的武裝力量有人民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軍及劉永福的黑旗軍和唐景崧的廣勇等,正規軍約三萬三千餘名及民兵十萬名。
日本帝國則投入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領軍,最精銳的近衛師團等正規軍隊三萬餘名兵力。
在台清國大小官員皆遵旨內渡之際,先祖 鄭超英毅然以捍衛家園為己任,統領臺灣鎮標舊部中、左、右三營,鎮守海防要塞重地安平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伏見宮邦家親王第九子,
曾赴普魯士留學,任中將近衛師團長。

1895530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日軍
登陸台灣東北角澳底
(瓦歷斯‧諾幹,20180530 中國時報)

189510月中旬,台灣民主國的大本營台南城已陷入日軍三面包圍口袋戰術之中
府城北方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領軍的近衛師團,貞愛親王的混成第四旅駐紮在埔羌頭(今永康),府城南邊阿公店附近則是由乃木希典率領的第二師團,二層行溪外海處尚有集結聯合艦隊的「吉野」、「八重山」等艦。
聯合艦隊砲擊旗後外海,擊毀「旗後砲台」門額,劉成良潛逃安平,日軍旋即佔領砲台。
1018日,劉永福透過安平洋行委英國領事致函總督樺山資紀,提出投降二條件,但隨即由南進軍司令官副總督高島鞆之助拒絕了投降要求,於是近衛師團、第二師團與混成第四旅團皆抵達台南城近郊,形成三方包抄形勢。
1019日,負責鎮守台南的第二共和臨時大總統劉永福,見大勢已去乃喬裝成老嫗,與其義子劉成良搭乘英國籍商船Thales(《臺灣通史》譯作「爹利士」)內渡廈門,阿婆仔浪港。
1020日晚,巴克禮、宋忠堅兩牧師等一行人共21人,由台南府城的小南門往二層行溪前進,目的地是湖內太爺庄,第二師團的駐紮地。
日軍第二師團長係乃木希典中將,乙未戰後出任第三任台灣總督。
(1905年,日俄戰爭乃木出任第3集團軍司令官,升為陸軍大將,負責指揮旅順會戰,因戰功受封伯爵。明治天皇駕崩出殯當晚,乃木希典切腹自殺,日軍奉之為「軍神」。)

日軍第二師團長乃木希典中將,
後出任第三任台灣總督。

日俄戰爭,升為陸軍大將,因戰功受封伯爵
日軍奉之為「軍神」。

日俄戰爭最慘烈一役爭奪二百三高地,
俄軍遼東地區總司令投降
乃木賦詩紀念
「爾靈山(203諧音)險豈難攀,男子功名期克堅,鐵血覆山山形改,萬人齊仰爾靈山。

21日凌晨3時,巴克禮牧師一行人來到太爺庄。
巴克禮向乃木希典表達府城士紳們的投降意願,祈望日軍和平進城。
對此,乃木希典表示日軍已計畫將於1022日合圍台南城,23日將對台南城發動總攻擊。假若台南城投降,則不會讓任何人受到傷害;但若遭到任何武裝反抗,必砲轟台南城將其夷為平地。
21日清晨5時,日軍從湖內太爺庄出發前往台南府城。
宋忠堅牧師回憶當時狀況,長長排列整齊的日本軍隊伍,槍口的刺刀在月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令人心驚。
事後日本政府頒給巴、宋兩位牧師各一枚五等雙光旭日勳章。

台南府城士紳循台北城模式
推舉長老教會巴克禮牧師與日軍交涉

,請求日軍和平進城維持城內秩序。
二層行清王宮與太爺蘇家古厝位置(Google Map)
  
另外,據日軍《攻台戰記:日清戰史臺灣篇》(【四】第二師團向台南前進)(許佩賢譯,遠流,1995)文獻記載,日軍第二師團長乃木希典中將在枋寮登陸後,一路攻向台灣民主國抗日的最後據點台南府城。
1019日上午830分,獨立騎兵抵達高雄阿公店附近,擊退了若干反抗者,再向太爺庄行進。
不久在太爺庄附近與560名賊徒發生衝突,將之擊退後於下午2時許抵達二層行庄,發現該地西方各聚落突然喧擾起來,鳴金擊鼓,情勢極為不穩,遂又從二層行庄往太爺庄渡口前進,正要往回走時,有560名賊徒出現在二層行庄東端,逼近我軍退路。
20日上午6時,師團主力向二層行庄出發…
獨立騎兵與前衛同時自阿公店出發,於半路竹附近擊破560名賊徒,840分抵達太爺庄與佔據二層行溪右岸的560名賊徒展開徒步戰。
但賊徒兵力逐漸增加,達到2百餘名,分別從上下游涉溪攻擊我軍,直逼近太爺庄南端。
前衛司令官命砲兵第三大隊在太爺庄東方田地選定陣地,…又命第十一中隊驅逐在太爺庄附近甘蔗園出沒的殘賊,前衛本隊的剩餘部隊,則在太爺庄南端田地展開。砲兵第五中隊,從950分開始砲擊二層行庄的賊徒。
不久,第十一中隊進抵太爺庄北端,也以射擊支援攻擊部隊。賊徒終於無法抵抗,往東北方潰走。1030分左右,前兵佔領二層行庄,由前衛本隊抽調出的第十中隊,擊敗盤據二橋仔庄的1百多名賊徒。」

當時第二師團將整個太爺庄包圍,蘇家子弟們為了保衛鄉土家園,與日軍奮力作戰,戰況慘烈。
日軍記載中的「賊徒」,其實大多是太爺庄的蘇家子弟,在東、西、南、北四面的甘蔗園抵抗日軍侵略,惜因缺乏現代火砲兵器彈藥而遁走,蘇家古厝更遭日軍團團圍住。
據載「師團本隊在戰鬥結束後不久,進抵二層行溪,在太爺庄附近宿營,並命前衛在二層行溪附近宿營。」
上開文中所謂的「在太爺庄附近宿營」,就是現今位在太爺的蘇家( 文武秀才蘇應元)古厝,乃木希典當時住在古厝正廳旁左側的小房間內,選擇進駐蘇家,係因蘇家四合院占地1千多坪,乃當地士紳富豪大戶人家。

巴克禮與乃木希典會面之歷史場域(Google Map)

據期刊《台灣文獻》(64卷第4,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蘇淑芬) 由蘇家後人蘇淑芬教授發表之論文〈高雄太爺蘇家之歷史發展及其古厝〉內容所述,家族中青壯男子多出外抗敵但傷亡慘重,留在家中的老弱婦孺都被日軍嚇壞了,乃木希典軍進駐到蘇家古厝,蘇家婦孺的驚慌失措可想而知。
據上開論文所述,「當天晚上,巴克禮、宋忠堅牧師與府城19名信徒就到營地來了,他們坐著轎子冒險通過二層行溪,通報求見住在蘇家古厝的乃木希典。次日清晨醒來,乃木的部隊就在蘇家的大埕集合,馬匹滴答滴答的圍著大埕繞,並利用古井中的水盥洗。」

二層行溪南岸的湖內太爺蘇家古厝
(高雄太爺蘇家之歷史發展及其古厝,
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蘇淑芬)

台南市舉辦的日軍和平入府城紀念活動,
以二層行溪北岸的清王宮為活動場所

近年,台南市舉辦的日軍和平入府城紀念活動,主要係以二層行溪北岸的清王宮為活動場所,但依據《攻台戰紀》所載,當時日軍與義軍係在二層行溪兩岸溪畔遭遇,雙方在淺灘短兵相接進行交鋒戰鬥。
據此推測,巴克禮牧師一行人可能是繞過清王宮避開義軍陣地涉水越過二層行溪向南岸進駐太爺庄的乃木希典求和。
因此,紀念活動地之場域亦應該擴展到二層行溪南岸太爺庄蘇家古厝附近的區域。

位於二層行溪北岸的清王宮

台南、高雄市府合作,分別在二層行清王宮廟前
及太爺蘇家古厝前設置解說牌

,以期台民莫忘乙未英勇抗日事蹟。
巴克禮與乃木希典會面之歷史場域解說牌
(高雄市文化局、台南市文化局)

據《台灣通史》(4獨立紀)記載,抗日義軍統領鄭青受黑旗軍劉永福招安,組織地方團練加入抗日義軍行列,在「二層行」抵抗乃木希典的第二師團,日軍難越雷池一步
另據海東洪棄生纂《瀛海偕亡記》(卷下) 所載,一直到總兵劉永福阿婆仔浪港後,鄭青所部義軍方頓入大崗山地區進行游擊作戰……
但筆者深信,鄭青係受先祖之託付,基於愛鄉愛土的台灣民族意識,與太爺庄的蘇家子弟組織義軍,在二層行溪兩岸共同抵抗日軍侵略行動
鄭尚與鄭青兄弟倆係鳳山縣塗庫庄人仕,位於現仁德區車路墘、土庫一帶,乃當地富豪子弟,自幼向唐山武師學習南少林武術,熱心公眾事務、劫富濟貧,更組織地方團練,因得罪當道,遭挾怨報復檢舉疑似天地會週邊組織,開罪於官府朝廷。
後安平縣知縣獲線報,先祖 鄭超英與鄭尚兄弟二人為武術同好乃泉州同鄉情同手足,因而向道台通報,無奈台灣道乃先祖頂頭上司,先祖只得協助緝拿鄭尚兄弟歸案。鄭尚扛下所有罪名,於城隍廟前斬首示眾,鄭青被打入大牢,但事後越獄潛逃(鄭仔尚傳奇_2010.08.01,台灣時報電子報,黃勁連)
死囚鄭青竟能從大牢脫逃,先祖是否曾於暗中相助,結果亦不難推斷。

1022日,征台日軍採取海陸協同作戰,向安平發動攻擊。
日軍由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吉野號」所領軍的聯合艦隊以優勢速射艦砲火力掩護陸戰特遣隊,拂曉突擊進行搶灘登陸。
先前混成第四旅團已強渡曾文溪繞過守軍防線,繼而第二師團進入台南城,守軍後路已遭完全切斷。
主帥臨陣脫逃、後方軍民投降,安平守軍已然陷入層層包圍、孤立無援、彈盡援絕之境,雖經一番浴血抗戰終不敵潰敗。
在舊天妃宮前(原址位於現石門國小安平渡口),民主國守軍遭遇拂曉突擊的日軍精銳海陸先遣部隊。清軍(黑旗軍)在天后宮中,遭到日軍圍剿, 56人被殺、僅1人逃出。(據安平開臺天后宮-維基百科記載,採訪耆老安平文人林勇的記錄)
安平海口集結的五、六千名清軍和黑旗軍棄械投降,戰俘遣返廈門,部份突圍反抗軍轉入地下,進行長期抗日遊擊作戰。
1023(農曆九月初八),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由北路入安平
日軍三路大軍一路挺進,會師台南城。

18951023日軍三路會師進攻台南府城

日軍近衛師團統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於進入台南後不久,即因傷重不治,魂斷府城首富吳汝祥園邸「宜秋山館」,日方以此宅為能久親王「終焉之地」。
(1920年,「宜秋山館」改建為北白川宮神社御遺跡,後拓建為「台南神社」。)

1920年北白川宮神社御遺跡拓建為「台南神社」

1024(農曆九月初九日),孤臣無力難回天,先祖 水師副將鄭超英慷慨赴義、為國捐軀,時年未滿四十,英才早逝。
據先父口述、四十餘年的耳提面命,先父一再提醒,莫忘先祖係代理總兵乙職,壯烈殉國…

先祖 鄭超英身後遺留髮妻與獨子,為免當時年僅四歲的幼兒遭受不測,托孤於蘇姓長工,髮妻蘇氏紅顏新寡看破紅塵,在竹溪寺出家為尼,常伴青燈古佛……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竹溪寺」臺南四大古剎之一(1915年《臺灣寫真帖》)

隨「台灣民主國」的兵敗滅亡、主權的永久割讓,鄭超英後人為避禍更只得隱姓埋名,此段歷史往事遂無人聞問、煙沒於荒煙蔓草間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首身離兮心不懲,子魂魄兮為鬼雄!!!乙未抗日終曲,英雄末日輓歌。
兵馬悾傯之際,史料文獻或郭公夏五或斷簡殘篇,抗日英雄最後究竟魂斷何處???

筆者畢竟非人文歷史專業才疏學淺,尚待日後有緣專家學者論斷,並祈大作早日付梓,告慰先祖在天之靈!!!!
不容青史竟成灰... 筆者衷心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