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古剎「超峰寺」臻藏文物-《慈雲遠播》匾背後的故事

「超峰寺」位於大崗山上(高雄市阿蓮區),建於1763(清乾隆28)乃國家二級古蹟。建築雄偉,供奉觀世音菩薩。
據學者研究考證,1665(明永曆19),明末遺臣逃禪沈光文居士所建潛心靜修之精舍,名曰「普陀幻住庵」,就是後來的「超峰寺」。
「大崗山派」乃學界公認台灣佛教四大法派之一 前三大法派都在北部建立核心寺院,只有高雄州的「大崗山派」,是在南部建立大本山,可見「超峰寺」在南部佛教界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意義。

百年古剎「超峰寺」日治時代舊照

1885(光緒11),清法戰爭結束,清廷任命劉銘傳為首任臺灣巡撫,鄭超英任道標營儘先守備,
葭月(農曆十一月)鄭超英參拜「超峰寺」獻《慈雲遠播》扁額。

「慈雲遠播」匾_光緒11年鄭超英敬獻

觀自在菩薩,行深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波士頓美術館臻藏雕像

1894年歲次甲午,「甲午戰爭」清國敗戰,簽訂《馬關條約》,永久割讓臺灣主權。
1895年歲次乙未,日本發兵攻佔台灣,「乙未戰爭」爆發,東亞第一個民主國家「臺灣民主國」成立,發表獨立宣言。
由末代巡撫唐景崧任大總統,臺灣鎮總兵劉永福任大將軍,劉永福特命臺灣鎮標中軍副將鄭超英組織臺南府城所轄地區鄉勇團練,進行抗日作戰準備。

明延平王後人,臺灣鎮標中軍副將-鄭超英

乙未抗日義軍統領「林少貓」原名林義成,生於鳳山縣港西下里萬丹街 (今屏東縣萬丹鄉萬全村),與簡大獅、柯鐵虎被並稱為「獅虎貓抗日三猛」。
林少貓召募閩南、客家千餘人與七百名排灣族勇士合組抗日義軍,共達兩千餘人,並獲大將軍劉永福之軍火援助。
當日軍登陸之際,臺灣民主國首任大總統唐景崧即臨陣脫逃、內渡廈門,
大將軍劉永福繼任大總統,遷都台南,府城仕紳組織議會集體領導,繼承明延平王鄭氏「反清復明」不朽無悔職志,圖匡復「東寧王國」江山社稷,驅逐外來政權異族統治,
安平英國領事稱之為「南臺灣民主國」。

乙未「臺灣民主國」國璽&郵票

然而日軍三面包圍臺南府城情勢危急,劉永福喬裝成老嫗棄城內軍民於不顧「阿婆仔弄港」,步唐景崧後塵、內渡廈門而去。
「孤臣無力可回天,回首河山意黯然。」,先祖明延平王後人鄭超英慷慨赴義、為國捐軀,鄭超英統領約一千五百名臺灣民主國守軍力戰陣亡,
部份突圍反抗軍轉入地下,與林少貓率領義軍以「超峰寺」所在之大崗山為根據地,進行長期抗日遊擊作戰,但在日軍優勢武力掃蕩下,古剎「超峰寺」遂罹於烽火兵燹
1902530日,日本據台八年,林少貓被日軍誘殺而亡,享年僅卅七歲。

乙未抗日義軍統領-林少貓

心無罣礙,故遠離顛倒夢想,無有恐怖,究竟涅槃...

心無罣礙,究竟涅槃《唐三藏圣教序》王羲之書

自古英雄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數百年來,護國烈士們面對外來強權侵略,不分族群、捍衛台灣主權,屢屢拋頭顱、灑熱血,安息吧!!!!
願忠魂英靈往生佛國淨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從《思想起》到《國境之南》-淺談恆春地區的多元族群與歷史往事

思想起,祖先鹹心過台灣,不知台灣生做啥款。思想起,台灣後來好所在,經過三百年人人知。
(思想起,陳達,恆春民謠)
陳達,自彈自唱恆春民謠「思想起」
據記載恆春古地名「瑯嶠」,從前此地遍布蝴蝶蘭,「瑯嶠」係排灣族語的音譯,荷蘭東印度公司文獻記錄為lonkauw,昔日為斯卡羅族傳統領域(詳恆春鎮-維基百科)。
1661年(明永曆十六年),延平王鄭成功攻臺,驅逐荷蘭VOC殖民政權,鄭軍為解決糧食不足問題,遂至射寮(或後灣)登岸,就地屯田開墾,於是福佬政權開始與當地排灣等原民族群進行接觸與交涉。
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清國解除海禁,再度掀起移民熱潮,唐山過臺灣,漳、泉、潮等閩粵沿海地區先民紛紛渡海來臺……
《思想起》為最具代表性且廣為人知的恆春民謠,表現恆春半島區域多元文化的演變與族群融合。在福佬尚未到恆春半島之前,恆春一帶的原住民族有排灣、阿美、布農,其中尤以排灣族勢力最為強大;接著到來的是平埔族包括西拉雅、馬卡道。
《思想起》流傳年代久遠,代表內涵和生活息息相關,藉由歌唱的抒發情感、表達想法,音樂從原住民族群轉移到福佬族群,成為族群融合的見證。

1735年法國人所繪臺灣地圖-清國實際控制區域(土牛界線以西)
1871年(同治10年),琉球國漁民因颱風擱淺於八瑤灣(現屏東縣九鵬灣)沿岸,後遭原住民出草殺害。此事件日本內閣出面抗議而顢頇腐敗的清政府竟宣稱台灣東部後山地區乃化外之地(意即不受清國管轄)。
1874年(同治13年),日本見機不可失乃藉故派兵由西鄉從道領軍入侵恆春地區(現牡丹鄉),於是「牡丹社事件」爆發。
當年,先祖 鄭超英投筆從戎、渡海來台,追隨欽差船政大臣沈葆禎赴台南府城,於臺灣兵備道夏獻綸麾下道標營任把總基層武官(詳「台灣兵備手抄」)。
先祖投身洋務運動,致力於清廷強化臺灣海防、鞏固海疆之目標,從事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恆春城、台北城等近代化基礎建設,後因功敘獎升任道標營都司、恆春營游擊、安平水師副將等官職。

1871-74)牡丹社事件經過圖,黃清琦繪製。
1875年(清光緒元年),牡丹社事件後,神經麻痺的清國朝廷方驚覺臺灣的重要,沈葆楨奏請枋寮、率芒溪以南的區域設立恆春縣(因「瑯嶠」氣候四時如春,故取名「恆春」),並進行開山撫番政策。
恆春縣城由夏獻綸負責督造、劉璈籌款並規劃興建,當時為興築城牆之需,閩、粵等地不同族群陸續到來,融入當地社會。
清末恆春地區有許多客家移民,因為族群的融合與複雜的人群關係,因而成為「福佬客」。
福佬客的文化現象,展現出台灣多元族群融合的歷史痕跡,客家移民社會在面臨其他族群的衝擊,文化產生變化是必然的現象,語言的福佬化是最具體可察覺。但無論在語言使用、空間建築或宗教信仰等方面,仍然可見客家文化的殘跡。


海角天涯行略盡。三十年間,無處無遺恨。天若有情終欲問,忍教霜點相思鬢。(蝶戀花,南宋•陸游《放翁詞》)
恆春縣城圖(改繪自恆春縣誌)
1879年(光緒五年),奉閩浙督部、福建撫院會奏,改台灣鎮標左營游擊為恆春營游擊,移駐恆春縣城內(鎮標左營原駐札於臺南府城北路口)。
同年9月,恆春縣城落成,該縣城可說是臺灣運用堪輿學中「四勢」(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最佳實例。
恒春城現列為二級古蹟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有東、北、西門、南等四座城門,歷經天災地變、戰爭洗禮,城牆多巳破壞,惟留存四座城門尚屬完整。城門基礎為石造,上設磚砌城樓。除南門稱「明都門」外,餘則以「東」、「西」、「北」門稱之。每座城門皆設砲台,城外挖有護城濠。
城內街道呈雙丁字形,北門為正門,當時城內居民多集中於西門、南門附近;北門附近為練兵營,東門則為昔日「恆春-卑南道」的起點,乃官差由台南府城至台東卑南的必經之路。城內的建築有縣署、游擊署、典史署、文廟、同善公所、天后宮、城隍廟、三山國王廟、觀音廟等等。
三台山位在縣城東北一里處,作為靠山,是中央山脈餘脈尾端,是為玄武。城南六里的龍鑾山,居左為青龍;虎頭山正對縣城北門為白虎。西屏山位西南五里,如一字平案,正居縣前為朱雀。縣城由四靈護衛,唯西北方稍有空隙,則以遠處的龜山作屏障,猴洞山恰為城內龍脈所在。

恆春東門-昔日台南府至卑南必經之官道
1892年(光緒十八年)六月,恆春地區發生射不力社原住民與楓港莊民仇殺事件。十二月,射不力社事件平定,先祖奉旨調任恆春營游擊。
1893年八月,恆春城歷經多次颱風侵襲遭破壞,由恆春營負責鳩工重新整修。
1895年先祖參與「台灣民主國」抗日戰爭,殺身成仁、為國捐軀。
從此,台灣成為國勢日正當中的日本國的一部份…

清光緒臺灣水師副將 鄭超英
如果海會說話,如果風愛上砂,如果有些想念,遺忘在漫長的長假,我會聆聽浪花,讓風吹過頭髮…
(國境之南,嚴云農,《海角七號》(Cape No. 7)主題曲)
《海角七號》(Cape No. 7
2008年《海角七號》上映,是導演魏德聖的首部劇情長片,獲選為台北電影節的開幕片。六十多年前,日本帝國戰敗投降,日本人被迫從台灣遣返。一名返鄉日本人所寫的情書,從頭到尾貫穿了「海角七號」的故事情節,不斷以日本語文朗誦情書旁白,充分顯露日本人離開台灣的依依不捨,並以愛情、音樂和夢想襯托出來,觸動了「向錢看」而失去靈魂的台灣觀眾…
在二戰前,「國境之南」指日本帝國的國境南方台灣,而恆春又是台灣的最南端。電影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台灣國境最南端的恆春,歌曲作者表示創作時受到村上春樹文學作品的啟發,因此引用「國境之南」四個字。
電影在宣傳上並無大量花費,初期透過BBS與部落格,以口碑拉抬出高度的人氣,被視為臺灣電影的奇蹟,後統計總票房為5.3億元。在台灣電影史票房記錄《海角七號》居國片/華語片票房第一名。
當陽光再次回到那 飄著雨的國境之南
我會試著把那一年的故事 再接下去說完
當陽光再次離開那 太晴朗的國境之南
妳會不會把妳曾帶走的愛 在告別前用微笑全歸還
據報導,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台前曾觀賞該片,並在北京涉台部門座談會上,指稱影片內容涉及皇民化陰影,後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公開表示陳雲林先前有關《海角七號》內容涉及皇民化陰影之事並無依據,中國當局已批准《海角七號》於2009年開始上映。
台大教授許介鱗曾撰文批判《海角七號》,隱藏日本殖民文化的陰影。旅日教授林泉忠則從「中心」與「邊陲」的視角解讀《海角七號》,批評「媚日」之說「反應過度」,並呼籲應以謙虛的態度加以理解電影精神內涵。
新加坡英文《海峽時報》和中文《聯合早報》指出,《海角七號》象徵著台灣人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的精神。臺灣影評則誇獎《海角七號》表現出「台灣主體性」,是台灣國片的驕傲,電影未來的希望。

三百多年來,恆春地區多元族群融合的歷史痕跡,正是台灣移民社會多元文化的縮影。先民們的流血流汗、努力打拼與犧牲奮鬥,開創出FORMOSA 美麗新世界,但外來強勢族群的開闢山林、土地開墾,當中存在著巧取豪奪、武力侵略與許許多多的不公不義,族群衝突、政權更迭,都已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為謀求台灣社會的長治久安與永續發展,包容與尊重多元族群的文化內涵,堅持台灣主權的獨立性與主體性,正是台灣未來的出路與希望。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從媒體報導台灣建築業開發吉隆坡不動產_探討閩南族群移民東南亞之歷史緣由

台灣不少建商進軍東南亞,並聚焦馬來西亞。「欣陸投控」旗下「大陸建設」去年9月投資馬來西亞吉隆坡Mega公司開發案,該案位於吉隆坡,在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與中央車站之間,並緊鄰星光大道商圈及開發中的新金融中心。(經濟日報,2015-04-07,記者陳美玲報導)
吉隆坡新金融中心酒店式公寓不動產開發

去年「大陸建設」已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發不動產案,該案位於吉隆坡,預計興建地上38層之酒店式公寓(Service Apartment),預計於2019年第4季完工。「大陸建設」將把吉隆坡視為海外深耕據點,未來將繼續佈局當地房市。(MoneyDJ新聞,2015-05-13,記者林詩茵報導) 
        近來因為媒體報導台灣建築業的投資開發吉隆坡不動產,似乎讓台灣與馬來西亞兩地之間產生了連結。但事實上,在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福建地區的閩南族群即陸續移民台灣與東南亞兩地,閩南族群移民東南亞之歷史緣由,且娓娓道來,首先從閩南人特殊的人文性格說起
  • 對大海的渴望流淌在每個閩南人的血液裡  
        古代閩越人是善於航海的,閩越人對大海的渴望流淌在每個閩南人的血液裡。人們把海洋當成隔绝的天險,把海洋看成連接不同地區的坦途,是大航海時代開始興起的嶄新觀念。閩南人大量移民東南亞國家(特別是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大力開發臺灣顯然與這種觀念有關。
1610年,明帝國閩南人航海圖(湯錦台,閩南海上帝國)

明末清初是閩南人的大航海時代,這也是古代航海史上最輝煌的一頁。鄭成功率領的閩南水師從荷蘭人手裡奪回臺灣,證明在南中國海一帶,閩南人的海上勢力足以同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分庭抗禮。 
由於長期生活在社會和文化的邊緣地帶,閩南人往往離經叛道注重實際,注重家族和鄉土觀念,對國家利益和主流意識形態看得比較淡薄。閩南人身上具有的冒險犯禁作風,明末清初沿海地區的閩南人發現了海洋的巨大利益,從此海洋文化給他們打上了特殊的烙印,對於形成閩南人特殊的人文性格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 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政權,創建閩南海上帝國 
         1661(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順治帝駕崩,由其三子玄燁繼位,號康熙。1662(明永曆十五年),延平王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政權,頒佈諭告:「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基業。」,並在1653年原由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所建造之「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設立「承天府」衙。 623(明永曆十六年五月初八),鄭成功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年僅39歲。
延平王鄭成功(1935年,小早川篤四郎繪,臺南赤崁樓)

1662(明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鄭成功世子鄭經繼承王位,創立「東寧王國」,當時永曆帝朱由榔雖已在雲南昆明慘遭賣國賊吳三桂之毒手,但鄭經仍奉大明為正朔,沿用「永曆」為年號,事實上,「東寧」是獨立於滿清帝國統治外之實體政權。鄭經嗣位期間與清康熙展開多次和議,但堅持採「朝鮮」例,不剃髮、不納貢,開展了臺灣在東亞國際貿易上的重要地位,英國東印度公司稱鄭經為「臺灣國王」。
實際上,東寧(臺灣)是一個獨立國家,西方人亦稱之為「臺灣王國」、福爾摩沙王國。當時使用的語言是泉州腔的閩南語,臺灣形成一個以閩南人為主體的社會體系,「東寧」成為史上第一個福佬政權。「今東寧遠在海外,非屬版圖之中,東連日本,西蹴呂宋,人民輻輳,商賈流通。王侯之貴固吾所自有,萬世之基已立於不拔。」
1676年,東寧國主延平二王鄭經遷葬明石井鄭氏祖墳於金門
        
1673(清康熙十二年),吳三桂藉康熙「撤藩」之議發動戰爭,鄭經以「反清復明」名義,加入三藩抗清戰爭。1680(清康熙十九年),鄭經西征失敗返台,其母董太妃責備「七府連敗,兩島亦喪,皆由你無權略果斷,不能任人。」鄭經無言以對此後,縱情花酒,意志消沉,不問政事 …....1681(清康熙二十年、明永曆三十五年),鄭經馳馬於永康二王崙墜馬薨逝。
  • 從麻六甲三寶山義塜看荷殖時代東南亞明末遺民的民族情結 
        麻六甲是福建閩南人在馬來西亞最早聚居的地方,至少從三寶山的墓碑可以獲得證明,如龍飛歲次戊午年( 1677 )的甲必丹鄭明弘(芳揚, 1632-1677年)墓碑及康熙二十八年( 1689 )的鄭盛祖墓碑都是來自福建省漳州府的龍溪縣人。此外,於十七世紀間創立的青雲亭( 1673 ),其擔任甲必丹或亭主之先賢,祖籍都是閩南漳州及泉州府人。
馬六甲「三寶廟」相傳明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曾扎住於此

馬來西亞華人的義塜,人們通稱為義山,從意義看名稱,整座山頭的土地都是為了服務族群生死大事的義舉考察義山歷史,首先注意到的是每一個地區的義山都各自留下了具有不同的特徵的文物史料。馬來西亞與明代交通的歷史,主要起源於當時的地區強權麻六甲王朝與大明帝國交往密切的歷史。大明稱麻六甲滿剌加,《明太宗實錄》卷23記載,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派尹慶等官員齎詔往諭滿剌加國。
馬六甲「三寶山福建閩南移民族群之“義山”

        1661年,鄭成功把荷蘭人逐出臺灣前,荷蘭已經和大明貿易,荷蘭懂得麻六甲作為海貿中途站的重要地位,荷蘭不斷向麻六甲的葡萄牙作戰,最後終於在1641年奪取麻六甲。從1640年到1661年間荷蘭之所以能縱橫亞洲,是由於同時佔有麻六甲和臺灣,形成它在地緣政治上的策略性優勢。荷蘭同時緊扼了明朝及日本傳統的"下西洋"海路出入口,控制南中國海北接的臺灣海峽及麻六甲海峽南鄰印度洋的通道。
馬六甲海峡因沿岸有来西亞古城六甲而得名

1641(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荷蘭入侵麻六甲1644年,清世祖順治元年,明弘光帝退守南京,1645年被俘;1645年閏六月,唐王在福州即帝位,改元隆武1646年八月,隆武帝兵敗殉國。三寶山從表面去看只是處處的老舊古墓公塜,但是讀到的卻是一部明末遺民海外孤忠心態的轉變歷史。最初受荷蘭人委任的幾位甲必丹,一律是至死不承認大明已亡國,仍以僑居海外的大明子民自居。
         荷殖時代的麻六甲華人,包括鄭芳揚,都是來自福建,從鄭芳揚墓碑刻上地名文山和他兒子神主刻了龍溪的地名,可知其原籍是漳州。作為地區華人領導的鄭芳揚為什麼如此鄭重其事的在父親的神主寫上子虛烏有的隆武戊子”???只能說明這隆武戊子的提法符合大家希望把父親的遺願一脈承傳的孝道,也是在地方上受擁戴的政治立場。
  • 荷殖時代,麻六甲華人也是閩南海商集團的其中一員 
        荷殖時代六甲華人為了經濟活動經常與福建海商互有溝通,甚至本身也是海商集團的其中一員。1647年,當海上武裝商團的首腦「國姓爺」鄭成功入海誓師抗清時,沿用隆武三年年號,可以理解華人沿用隆武年號的淵源;從歷史背景了解原籍漳州的鄭芳揚,是支援反攻基地的海外忠貞人士,擁有反清復明的決心。根據此歷史脈絡,隆武戊子不僅並非無知失誤,反而恰恰表現出身海外的鄭芳揚和其隨眾的政治立場。

馬六甲聖保羅山古城門上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標誌遺跡

然而,東南亞的華人,如麻六甲,畢竟是以原鄉在大陸沿海福建的海商為主。當清廷與臺灣對峙的時間一長,擔心臺灣政權反攻無望;作為居留地政府的荷蘭也封鎖與臺灣的關係,甚至還有清荷聯盟之事實,既不能到大陸經商,又不能與臺灣溝通,無疑是為了效忠大明付出了犧牲。甚且,1661年起清廷宣布片板不能下海的海禁,沿海民眾遷入內地三十里,斷絕與鄭成功連繫,使親鄭的東南亞華人,有家歸不得,形成相當大的殺傷力。
1677年,鄭芳揚去世,墓碑寫明文山顯考甲必丹明弘鄭公之墓,神主牌牌面上是大明顯考芳揚鄭府君神主,牌內側也載曰:大明甲必丹鄭公啟基。可見明末遺民誓死忠貞,不願降清。明祚雖僅留下在臺灣島,但華人甲必丹之職位即使是荷蘭人給的,原名啟基號芳揚的甲必丹到死的那天,隨眾和遺族也不認為自己是荷蘭人的;硬是在他甲必丹的稱號冠上大明
"大明甲必丹"東南亞華人領袖墓園石雕

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施琅率清軍攻臺,二年後鄭家軍及其餘部降清,康熙帝追諡鄭成功並為其建祠泉州南安,又將諸將及明宗室安撫,明正朔至此宣告滅亡。此時,東南亞華人只能接受既成事實,或許有助於地方的經濟發展以及回歸魂縈夢牽的故鄉。所以,鄭芳揚的第三代和鄭成功的第三代,放棄了對大明帝國的效忠,屈服於愛新覺羅氏的異族統治,已成了無奈的歷史事實與現實.....
泉州市石井镇延平王祠(前身郑氏宗祠)
  • 寄望鄭成功反清復明,麻六甲華人付出了有家歸不得的代價 
         清康熙後,麻六甲三寶山的頌功碑記和墓碑少了龍飛,幾乎盡是採用清朝年號,當地華人對大明的效忠,已成如煙往事。必須強調的是,華人的轉變是對政權效忠的轉變,但是對故國土地的認同立場卻是一致的。當清軍入關之後,從民族意識的立場不能接受江山淪喪,因此寄望於鄭成功反清復明,匡復河山;同時也為了此一立場付出了有家歸不得的代價,但卻在海外堅持了民族意識與文化傳統。
甲必丹李公為經卒于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年號仍採龍飛

龍飛年號最後一次出現在麻六甲,是在臺灣延平王鄭氏歸順清朝多年後,也是清朝對西洋重開海上貿易興盛之刻。以鄭芳揚為例,從他的墓碑和神主,看到了鄭家三代的政治效忠對象的轉變。在三寶山的其他墓碑和神主,反映了從清代最初的順治帝乃至康熙帝,麻六甲華人心中的故國仍是大明,即使面對殖民政府的效忠質疑,還是寧可採用龍飛年號。等到臺灣已屬大清版圖,但一直到嘉慶帝,還出現龍飛嘉慶在同一地區並用的情況。說明效忠對象的轉變是要有一段時間,並不是短時間的事。
滿剌伽(馬六甲)滎陽堂鄭氏"峇峇娘惹"

三寶山的神主及碑文,從隆武戊子到折衷使用龍飛系年,一直到採用乾隆為正朔,已歷經百年滄桑。今日若要回顧當年細節,確實難以說明往事知多少;只剩下幾塊碑牌在蒼涼的三寶山見證了幾代海外華人的心路歷程。麻六甲的僑民前輩,不論是在海外華人的棲身之處亦或是屬於祖先的故鄉神州大地,看到政權如走馬燈式的起起落落、鏡花水月,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19世紀至20世紀,閩南人大量遷移馬來亞的原因 
         明初以後,福建沿海已是人煙稠密,土地不敷使用。清代人口不斷增長,人口與土地的矛盾更為緊張,在三面環山一面瀕海的地理環境限制下,為謀生計,閩南人只好被迫移民海外。19世紀後半期以後,海上交通逐漸發達,閩南人成功大量移民南洋。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廢除過去的海禁政策,是閩南人能大規模移民南洋(包括到馬來亞)的重要原因。
泉州永春是福建著名僑鄉之一

《永春鵬翔鄭氏族譜》譜載永春城關東門桃東村鄭氏族人是目前泉州地區所見族譜記載出洋人數最多、頗具代表性的一部僑鄉族譜。建築古色古香的麻六甲永春會館,《福建省志》記載麻六甲永春會館在 1800 年成立。「馬來西亞閩南群中,以祖籍永春的佔大多數。原因在於原鄉地理狀況十分不理想,大多先賢寧可離鄉背井,尋求安定的生活。目前居留在海外的永春人數目,遠比福建的永春人多。」泉州府永春縣是福建主要僑鄉,有數十萬華僑和華人,遍布東南亞各地。永春人身居異鄉,對僑居國的經濟開發,作出巨大貢獻。
1800年馬六甲永春會馆成立

乾隆年間,閩南族群零星地移入新加坡。新加坡開埠後,很快地吸引福佬大量移入。較早移入新加坡的福佬來自麻六甲和檳榔嶼,大多是商人。不久之後,閩南地區的商人和移民也隨後移入新加坡。
新加坡牛車水一帶是閩南族群移民聚居地區
         
根據海峽殖民地華民護衛司署的年度報告,閩南人較早在馬來亞海岸地區從事商貿活動,加上閩南的自然地理與人文狀況、移民網絡的作用等因素,造成閩南人在20世紀初成為馬來亞華人社會中的最大群體。至今,閩南人仍是新馬華人社會的最大群體。
新加坡國務资政吴作棟赴永春謁祖

新加坡政府總理吳作棟,祖籍福建永春縣。吳作棟總理,在擔任副總理兼任國防部長時,擔任新加坡永春會館名譽顧問。新加坡永春會館創建於1867年,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華人社團組織。1959年慶祝成立92週年暨新廈落成,當時的永春會館主席拜託台灣詩人余光中父親余超英向于佑任求墨寶,于欣然命筆,題贈新加坡永春會館一幅對聯,對聯以兩字冠頭,上聯的星洲和下聯的桃源分別是新加坡和永春縣的別名,用桃源來對波濤壯闊的碧海,文彩斐然,氣概不凡,一手行書更是筆走龍蛇,蒼勁秀麗。
1959年新加坡永春會馆新廈落成
  • 鄭氏創建「東寧王國」已超過350年,建國之路竟是如此崎嶇漫長
         鄭氏家族所擁有的不只是軍事實力,還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鄭氏商船航行到閩南人的海外據點所存在的任何地方,與各地的閩南人聲氣相通。鄭成功去世後,鄭經仍在清朝的嚴厲封鎖之下,保持海外強勢作為。
「興造洋艘、鳥船,裝白糖、鹿皮等物,上通日本;製造銅 、倭刀、盔甲,並鑄永曆錢,下販暹羅、交趾、東京(今河內)各處以富國。」以鄭氏家族為代表的閩南人的軍經實力和商業網絡,在從東亞到東南亞的廣闊海域及其周邊地域,結成了一個龐大而又無形的閩南人帝國。
東寧王國( 1710年,日本人浪華子繪,大英圖書館典藏)

持平而論,假若鄭經不參與三藩起兵抗清,企圖反攻大陸,匡復大明江山,進而耗費大量東寧國力,如果當時銳意經營台灣,以鄭氏三代所創建具雄霸東亞實力之海上帝國,若持續發展國際貿易,近代史勢必重新改寫,或許台灣命運為之改觀也說不定,國家前途存乎領導人一念之間,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東寧王國」的一頁歷史滄桑,值得大家借鏡與深思.....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