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展開了,一日風和日麗,波光粼粼,葡萄牙船隻經過台灣海峽,驚嘆於眼前美麗島嶼,大嘆 Iiha
Formosa!!美麗島!!!
海上總督-荷蘭人眼中的鄭芝龍(圖中著綠衣者) |
澎湖天后宮相傳是「閩海王」鄭芝龍所建 |
1623年,鄭芝龍取九州平戶藩川內浦少女田川氏為妻。1624年(明天啟四年)初,鄭芝龍離開平戶,由當時最有勢力的海商李旦推薦,前往澎湖擔任荷蘭人的翻譯及通事。8月27日 (七月十四),田川氏獨自前往離家不遠的千里濱海灘遊玩,忽然陣痛臨盆,在大石頭旁採產下一子,取乳名福松,即鄭成功。至今平戶千里濱海灘上仍有一塊兒誕石。
鄭成功一生矢志抗清,和母親遭滿清殺害有很大關係。後鄭成功受封延平王,以金門、廈門及臺灣為根據地謀明朝之復國,開創了臺灣明鄭時期。
田川氏與鄭成功母子畫像(1998年《每日新聞社》) |
日本長崎平戶市千里濱的鄭成功兒誕石 |
日本人筆下的鄭成功與父鄭芝龍、母田川氏(1880-1882,明治13至15年,鮮齋永濯畫譜) |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於台南安平登陸,展開在台三十八年的殖民統治。
163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建造「熱蘭遮城」(Zeelandia)(國立臺灣博物館) |
- 大明帝國怎麼就滅亡了??????
1644年初(明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生不逢時的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遜國。福王朱由菘隨即在南京建立南明弘光小朝廷,南方文人名士紛紛被徵召入朝,錢謙益被任命為禮部尚書。是時,南安伯鄭芝龍的公子鄭森(字明儼,號大木),一位風流倜儻學識不俗的英俊少年,隨父親東奔西走眼界開闊,拜當朝文學巨擘錢謙益為師,年19歲。
1644年明帝國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弘光政權」 |
1645年(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滿清順治、多爾袞的統治力量,尚不足以控制南方各省,因此「以漢制漢」將漢人降將分封統領南方諸省:吳三桂封平西王,尚可喜封平南王,耿仲明封靖南王,合稱「三藩」,清初三藩勢力幾及全國之半,形同割據。
1654年,被清廷封為「同安侯」的鄭芝龍被迫傳書勸降,鄭成功回其父︰「….但吾父既不以兒為子,兒亦不敢以子自居…」,宣佈脫離父子關係。
想一想,鄭成功的生平,和哪吒三太子有幾分的類似。哪吒因為打死了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惹來龍王到陳塘關向李靖興師問罪。於是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和父親了斷關係。當清兵南下鄭芝龍降清,鄭成功與父親決裂,焚儒服儒巾棄文從武,可比「剔骨還父」。鄭成功的「移孝作忠」相當於哪吒三太子的「割肉剔骨」。
1663年台南新營太子宮開基「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 |
鄭成功讓父親及族人受苦受難,心中承受極大的壓力,內心一定有嚴重矛盾與衝突,於是太子爺成了鄭成功的精神寄託。更何況太子爺另有「中壇元帥」之威武盛名,讓鄭成功衷心認同於是下令全軍祭拜。
- 驅逐荷蘭,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基業
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順治帝駕崩,由其三子玄燁繼位,號康熙。3月30日 (三月初一),鄭成功自金門出發攻打台灣。
1662年2月1日 (明永曆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延平王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政權,頒佈諭告:「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基業。」,並在1653年原由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所建造之「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設立「承天府」衙,證明在南中國海一帶,由鄭成功領導的閩南族群海上勢力足以同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分庭抗禮。
165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建造「普羅民遮城」(Provintia)(李乾朗提供) |
明延平王「國姓爺」鄭成功勢力範圍 |
「國姓爺」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名垂青史,嘆天忌英才、英年早逝。上升星座在摩羯座-按部就班完成夢想的實踐者,給人嚴肅而又憂鬱的印象,重視秩序熱愛工作,以換取實質利益;「國姓爺」的太陽、火星位於處女座,土星、水星、金星、天王位於獅子座,六星連珠同在第八宮;獨特的星相格局顯現出其命定的超越群倫、艱苦卓絕。
17世紀鄭成功畫像(據傳乃鄭成功到臺灣後所繪) |
鄭成功的長子鄭經,趁國姓爺奪取台灣時,在廈門與其四弟的乳母陳氏昭娘發生感情。19歲時鄭經當了爸爸,昭娘為其生下一子。
愛新覺羅福臨(清順治帝)搶了弟弟的董鄂妃,歷史學家將此美化為風流韻事;然而,明延平嗣王鄭經愛上了他小小弟的幼幼班褓姆陳昭娘,史學家卻罵離經叛道,歷史的雙重標準常讓人感到很錯扼。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伊底帕斯情結),指兒子親母反父的複合情結,這是弗洛伊德主張的一種心理學觀點,來自希臘神話王子Oedipus的故事,鄭經可能也有伊底帕斯情結 。
- 反清復明,錦舍爺ㄟ兩國論
1662年(明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延平王鄭成功世子鄭經繼承王位,於承天府(今台南市)創立「東寧王國」,當時永曆帝朱由榔雖已在雲南昆明慘遭賣國賊吳三桂之毒手,但鄭經仍奉明朝為正朔,沿用「永曆」為年號,事實上,「東寧」是獨立於滿清帝國統治外之實體政權。
明鄭時期台灣文化-遺民與移民 |
鄭經暱稱「錦舍」,性好詩文待人謙恭,年少時隨父征戰,嗣延平王位,嗣位期間與清「康熙」展開多次和議,但堅持採「朝鮮」例,不剃髮、不納貢,開展了臺灣在東亞國際貿易上的重要地位,英國東印度公司稱鄭經為「臺灣國王」。
1666年東寧王國奉明永曆帝為正朔,「永曆通寶」銅錢為流通主要貨幣 |
實際上,東寧(臺灣)是一個獨立國家,西方人亦稱之為「臺灣王國」、福爾摩沙王國。當時使用的語言是泉州腔的閩南語,臺灣形成一個以閩南人為主體的社會體系,「東寧」成為史上第一個福佬政權。「今東寧遠在海外,非屬版圖之中,東連日本,西蹴呂宋,人民輻輳,商賈流通。王侯之貴固吾所自有,萬世之基已立於不拔。」,此乃二王爺「錦舍」ㄟ「兩國論」。
1680(清康熙十九年、明永曆三十四年)三月十二日,鄭經西征失敗返台,其母董太妃責備「七府連敗,兩島亦喪,皆由你無權略果斷,不能任人。」鄭經無言以對 …此後,縱情花酒,意志消沉,不問政事
…....退居「北園別館」(即開元寺)狩獵遊樂。
樓臺倏易聚僧場,遺址人猶說鄭王;古佛無聲頭暗點,拈花一笑幾滄桑。
_題開元寺壁 林湘沅 六四居士
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明永曆三十五年),鄭經馳馬於永康二王崙墜馬薨逝,後威靈顯化庇境護民,民眾乃於墜馬地立祠祭祀,此乃永康「二王廟」ㄟ由來。
台南永康「二王廟」供奉二王爺「錦舍」鄭經
|
強把雙眉縐半開,沉吟無語對花猜。金錢卜盡空消息,回想佳人期不來。
平心而論,假若鄭經不參與三藩起兵抗清,企圖反攻大陸,匡復大明江山,進而耗費大量東寧國力,如果當時銳意經營台灣,以鄭氏三代所創建具雄霸東亞實力之海上帝國,若持續發展國際貿易,近代史勢必重新改寫,或許台灣命運為之改觀也說不定,國家前途存乎領導人一念之間,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東寧王國」的一頁歷史滄桑,值得大家借鏡與深思.....
- 牡丹社事件,欽差沈葆禎追諡「延平王」
1683年(明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末代東寧國主延平王孫鄭克塽因年幼失怙遭逢家變,且權臣賣國、內神通外鬼,「時也、運也、命也,非我之所能也」,不敵千古一帝康熙,臺灣始納入清國版圖。
1856年(清咸豐六年),鄭超英出生於福建泉州永春(南少林白鶴拳發祥地),幼聰穎尚武,好西學。根據近年考證,係明延平王鄭成功後人,受封軍功六品銜。
1856年(清咸豐六年),鄭超英出生於福建泉州永春(南少林白鶴拳發祥地),幼聰穎尚武,好西學。根據近年考證,係明延平王鄭成功後人,受封軍功六品銜。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5月,日軍入侵台灣琅嶠(現恆春鎮)爆發牡丹社事件。6月,鄭超英追隨「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沈葆禎赴臺南府城。
1807年臺南府城地圖(續修臺灣縣志) |
此時,距1683年滿清佔領臺灣已達190年,滿清對鄭成功的抗清已由貶抑轉向包容。沈氏抵臺之後奏請追諡鄭成功,並在臺灣府城建造專祠,以彰忠義。沈氏書寫對聯云: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1875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呈《請建明延平王祠折》 |
1884年 8月5日 (清光緒十年六月十五日)「西仔反」清、法開戰,「西仔來打台灣,百姓合齊要征蕃。」五月清廷命直隸提督劉銘傳督辦台灣軍務。10月20日 ,法軍遠東艦隊司令孤拔中將封鎖台灣。 清、法戰爭期間,鄭超英任水師千總,駐防安平港,堅守陣地,億載金城發揮防禦外敵之巨大作用,法軍難越雷池一步。
- 臺灣建省,巡撫劉銘傳頌揚「國姓爺」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4月4日 ,清、法議和,戰爭結束,清廷任命劉銘傳為首任臺灣巡撫。
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九月,因彰化縣署剋期催清賦稅,民戶騷動,發生施九緞事件。十月,鄭超英以清賦及緝匪有功,升任道標營都司,返臺南府城。
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臺灣巡撫劉銘傳為頌揚鄭成功事蹟,親撰楹聯以祭之,對聯云:
「賜國姓,家破 君亡,永矢孤忠,創基業在山窮水盡;復父書,詞嚴義正,千秋大節,享俎豆於舜日堯天。」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三月,臺灣巡撫劉銘傳,奉旨幫辦海軍事務。同年九月,鄭超英奉旨擔任從二品台灣水師協副將。而隸屬台灣鎮之下的此官職是台灣清治時期階段,全台的海防軍事層級最高武將,統領水師三營,二千餘名水師兵勇。
1890年(光緒十六年)安平水師副將鄭超英 |
- 甲午戰爭,滿清戰敗,割讓臺灣
1895年(清光緒二十年)歲次乙未,日本發兵攻佔台灣,「乙未戰爭」爆發,5月25日 「台灣民主國」成立,發表「獨立宣言」。末代巡撫唐景崧任大總統,臺灣鎮總兵劉永福任大將軍,劉永福命臺灣鎮標中軍副將鄭超英組織臺南府城所轄地區鄉勇團練,進行抗日作戰準備。
當日軍登陸之際,首任大總統唐景崧臨陣脫逃、內渡廈門,由大將軍劉永福繼任大總統,遷都台南,安平英國領事稱之為「南臺灣民主國」。府城仕紳組織議會集體領導,圖匡復「東寧王國」江山社稷,繼承明延平王鄭氏「反清復明」不朽無悔職志,驅逐外來政權異族統治,開國立家創立不拔基業。
「台灣民主國」獨虎旗 |
於近衛師團三方包抄台南城之時,劉永福步唐景崧後塵「阿婆仔浪港」,內渡清國廈門而去。當時為保全府城明鄭祖宗數百年基業免於毀於一旦,水師副將鄭超英乃慷慨赴義、殺身成仁。然而隨「台灣民主國」的兵敗滅亡、主權的永久割讓,其子孫為避禍只得隱姓埋名,此段歷史並無人聞問、煙沒於荒煙蔓草間…
「台灣民主國」獨虎票 |
嗚呼哀哉,慟哉...首身離兮心不懲,子魂魄兮為鬼雄,皇天后土,尚饗!!!
鄭超英身後遺留髮妻與獨子,為免當時年僅四歲的幼兒遭受不測,乃托孤於蘇姓長工,髮妻紅顏新寡看破紅塵俗世,於竹溪寺出家為尼,常伴青燈古佛……
相傳日軍近衛師團統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於進入台南後不久,即因傷重不治,魂斷府城首富吳汝祥園邸「宜秋山館」。日方以此宅為能久親王「終焉之地」,1920年改建為「台南神社」。
「台南神社」日北白川宮親王御遺跡地 |
1930年,鄭超英子陸續參與日治時期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等等重大公共工程建設,實為台灣營造建築業先行者之一。四月,台灣有了亞洲第一的現代化水利建設─嘉南大圳&世界第三大的水庫─烏山頭。
1930年烏山頭水庫完全鳥瞰圖 |
兩大「亞洲第一」的建設,靠得都是當時日本殖民政府裡工事課長「八田與一」,一位方頭闊臉的土木工程師。但當年若非台籍工班與日籍工程師的同心協力、流血流汗地趕工,不可能完成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水庫的興建更不能單靠八田技師一己之力完成,當年共有134名施工人員在興建過程中殉職,水庫才得以完工啟用,為台灣這片土地犧牲奉獻的精神早已超越種族藩籬,令人動容。
- 二次大戰,日本戰敗,臺灣光復
1945年10月25日臺北公會堂慶祝台灣光復典禮 |
光復臺灣是國府自認其對台合法統治的重要依據,國民黨並將蔣介石稱之為「民族救星」、「民族英雄」,與驅逐荷人殖民統治的鄭成功相提並論。因鄭氏與蔣氏都在大陸戰敗而轉進台灣,一直保持流亡政府的姿態,同時都宣稱以臺灣作為復興基地「反攻大陸」,許多學者乃將1949年退守台灣的國民黨政權類比為鄭氏政權。是歷史的巧合、偶然,亦或是宿命???鄭經,生於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的10月25日。
1949年,國府在台灣發行新台幣,明訂四萬塊舊台幣兌換一元新台幣,民間習稱為「四萬換一塊」。日治時期由總督府發行的「台灣銀行券」與日圓是一比一對價。國府接收台灣以後,在1946年由台灣銀行發行舊台幣,與「台灣銀行券」是一比一的兌換率。三年後的1949年台灣人卻要用四萬元的舊台幣才能兌換到一元的新台幣。估算台灣人的損失,到了1949年卻是要用20萬的舊台幣(等於一元美金)才能夠換到360元的日幣(等於一元美金) ,台灣人的財富縮水到原來的555分之1(=360元÷20萬元)。
1949年國民黨政府命令四萬元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 |
國府要員與KMT關係密切的財閥以及接收要員,恐怕可能因極端不公平的匯率而發了大財,難道這就是國府對臺灣進行的金融剝削,賜給台灣人的所謂「德政」嗎?????
1951年,由陳達儒填詞與許石作曲創作《安平追想曲》,歌詞出現了安平與荷蘭船醫,讓人聯想是不是「追想」十七世紀荷領時期,荷蘭人與台灣住民普遍發生的愛情故事?
1951年由陳達儒填詞與許石作曲創作《安平追想曲》 |
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想起情郎想自己,不知爹親二十年,思念想欲見,只有金十字,給阮母親做遺記,放阮私生兒,聽母初講起,愈想不幸愈哀悲,到底現在生亦死,啊,伊是荷蘭的船醫~~~
- 2014年甲午馬年,會開啟另一場中日大戰????
2014年又是一個甲午馬年,兩個甲子前的1894年,日本把滿清當墊腳石開始其崛起之路。香港《亞洲週刊》說:2014的甲午馬年,是否會成為中日間事關國運衰榮的又一次‘宿命’?
日本政府在去年12月審議通過的新《防衛計劃大綱》和作為外交與安全政策首個綜合方針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直接“劍指”中國,提出要加強離島防衛、擴軍擴武,監控中國軍隊動向,就釣魚島問題與中國進入“長期對立”。
1786年日本仙台林子平繪《琉球國全圖》
|
鄭氏創建「東寧王國」迄今已超過350年,建國ㄟ路途竟是如此崎嶇遙遠而漫長……